健康新知|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冠防护指南,

摘 要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冠防护指南,哪些人需戴更高级别口罩?】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

【国家卫健委发布最新新冠防护指南,哪些人需戴更高级别口罩?】

针对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人群流行特征,国家卫生健康委会同有关部门对戴口罩指引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防护指南进行了修订,形成了《公众和重点职业人群戴口罩指引(2021年8月版)》和《重点场所重点单位重点人群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相关防护指南(2021年8月版)》。

一、最新新冠防护指南中提出更高要求

在以往版本《防护指南》中,只是要求大家在人员密集的时候要佩戴不低于一次性医用级别的口罩,但是现在这个要求更高了。

1.对于普通公众,无论室内室外,只要人多都要戴口罩

以往要去在人多的室内佩戴口罩,因为那里空气流通性差,新版要求当处于人员密集的露天广场、剧场和公园等室外场所时,也需要佩戴口罩。

2.要求无论是否接种了疫苗同样要佩戴口罩。

3.建议家中要备用一些高级别口罩,这些情况下要戴上:

当家人出现了鼻咽不适、咳嗽、打喷嚏和发热等症状,到医院就诊的时候,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全面防范传播风险。

二、什么是更高级别的口罩呢?

其实就是一次性外科口罩和颗粒口罩,比如说N95,但是千万不要买带呼吸阀的,就是那种在口罩上有天窗的那种。

三、这些人以后必须都佩戴高级别口罩

1.境外输入和污染传播高风险岗位人员

比如境外冷链食品、交通运输相关的海关工作人员和保洁员、搬运员、司机等。

2.医疗机构工作人员

这里说的可不止医务人员,还包括直接接触病人或感染者岗位工作人员,接触潜在污染物的人员,比如保洁员、护工、水暖工、化验室工作人员,以及医院内的保安、导医等。

3.公共场所服务人员

比如乘务员、警察、快递员等。

上述这些职业人群在工作时必须佩戴更高级别的口罩,比如颗粒口罩或者医用外科口罩。

四、明确了特殊场所

当然,新版《防护指南》中还明确了一些特殊场所,例如养老机构、棋牌室、游船、工地和口岸等防护措施,您如果有时间可以去详细的看一下。

五、一个疑问

最后,来说一个大家比较关心的问题。新版《防护指南》中反复强调高级口罩,是否意味着我们平时戴的口罩不管用了呢?是否有必要换口罩呢?

当然不是,既往的疫情流调经验显示,我们日常生活中只要按要求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就能够发挥有效的防护作用,各种案例也再次证明了这点,除特殊情况下没有必要佩戴更高级的。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张宇博士

【孕妇感染新冠病毒,产后能否母乳喂养?如何预防母婴感染?】

8月11日上午10时许,瑞丽市新冠肺炎确诊孕妇在定点救治医院隔离区顺利诞下三胞胎男婴。三个新生儿羊水、咽拭子、胃液第一次核酸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据介绍,该新冠肺炎确诊三胞胎孕妇顺利生产在全国尚属首例。

一、如果母亲感染新冠病毒,后续该如何预防母婴感染?

相较于母婴阻断措施,目前更多的是物理阻隔。因为目前没有有效的药物,也没有新生儿可用的疫苗。

从新冠病毒传播途径上来说,主要是呼吸道和接触传播,所以为了预防新生儿感染,母亲和婴儿应该分室,尽量避免接触。虽然从促进婴儿早期发育的角度讲母婴分室可能对婴儿是不利的,但相对于可能危及生命的传染病来说,健康是第一位的。

二、新冠病毒感染的母亲要不要母乳喂养?

2020年5月21日,《柳叶刀》杂志曾发表了来自德国乌尔姆大学病毒研究所的一篇文章,他们介绍了两个产妇的案例。案例讲述两个感染者孕妇产子,后来新生儿也感染了新冠病毒,最后在妈妈的乳汁里面检测到了新冠病毒。

但是,我们国家之前报道的新生儿感染新冠病毒的案例,发现母乳里面并没有新冠病毒的存在。所以关于母乳中是否存在新冠病毒以及是否具有传染性仍是一个争议的话题。

关于母乳导致新生儿感染的案例是否属实仍需探讨,因为在婴儿被传染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混杂因素,比如新生儿是否和母亲有过其他接触,或者是否喂养人员接触到了环境中的污染物品,再接触新生儿导致新生儿感染。再比如新冠病毒在母乳里面发现会不会是受到污染造成的?当然德国的学者认为他们进行了严格的质控,认为病毒确实是从母乳里面来的。

此外,消化道本身不是新冠病毒传染的途径,即便有研究证实其存在于母乳中,也不能简单推断乳汁中的病毒具有传染性。正如早期研究发现,泪液、尿液等体液中含有新冠病毒,但目前仍然没有被证实为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一样。

所以,对新冠病毒的认识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还需要更多的实验研究来确认母乳中是否有新冠病毒以及是否具有传染性。

新知来源:腾讯新闻知识官@CDC王丽娟医生

【疫情扩散到多个城市有哪些原因?】

qyangluo
留言与评论(共有 0 条评论)
昵称:
匿名发表 登录账号
验证码: